1944年春天,抗日战场上发生了一场关键战役。当时陈明仁临危受命,以副军长身份实际指挥第71军,带领部队从惠通桥和攀枝花两处强渡怒江天险,向盘踞在龙陵、松山的日军发起进攻。在抗战时期,以副军长身份独立指挥一个军的作战行动实属罕见。
龙陵城坐落在怒江西岸约30公里处,正好卡在滇缅公路的咽喉要道上。这里地形特殊,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高山,中间夹着一块狭长的平坝,滇缅公路就从城区穿过。而松山阵地位于惠通桥西岸,是拱卫龙陵的重要屏障。日军在此布下重兵,由38师团长斋腾中将坐镇龙陵,而有着战争之花称号的松井少将则负责防守松山。他们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,包括纵横交错的地下坑道、前沿阵地和密集的堡垒群,形成了严密的交叉火力网。更棘手的是,日军还将炮兵阵地布置在堡垒群后方,随时可以为各处据点提供炮火支援。面对如此铜墙铁壁般的防御体系,想要攻克的难度可想而知!
接到作战命令后,陈明仁立即率领71军日夜兼程赶到怒江东岸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,部队悄然渡江成功。随后,陈明仁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:派新28师主攻嵩山日军前沿阵地,自己则亲率87师和88师从左翼迂回包抄龙陵城。他们先是将龙陵城郊的制高点逐个攻克,最后形成合围之势,准备一举拿下龙陵城。
展开剩余59%总攻开始后,战场形势异常激烈。在陈明仁的指挥下,空军轰炸机和炮兵部队同时发威,整个滇西山区都回荡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。日军从未遭遇过如此猛烈的火力打击,士兵们在炮火中仓皇逃窜。但深受武士道精神熏陶的日军并未就此溃败,他们很快组织起顽强抵抗,与71军进攻部队展开殊死搏斗。
就在战事胶着之际,日军从腾冲方向调来增援部队,对左翼的87师发起猛攻,企图解松山之围。87师在日军猛攻下节节败退,一直退到黄草坝一带。师长张绍勋认为防线已无法维持,请求放弃公路沿线阵地后撤。陈明仁深知此举后果严重:一旦松山之围被解,日军可能长驱直入打到怒江,不仅之前的战果将付诸东流,连昆明都会受到威胁。他立即严令张绍勋:87师必须死守阵地,胆敢再退一步,军法处置!
情急之下,张绍勋直接越级向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求援:总座,我军伤亡惨重,实在支撑不住了!宋希濂回复:再坚持一下,万不得已可以放弃公路转移阵地。这番对话恰被陈明仁听到,他勃然大怒,对着话筒怒吼:绝对不行!这会毁掉整个战局!现在71军由我指挥,师长不得越级汇报,总司令也不该直接干预!随后他严厉警告张绍勋:违抗军令者,提头来见!
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,张绍勋最终选择开枪自尽。得知此事后,陈明仁当机立断:由副师长接任师长职务!这次人事调整稳住了军心,成功扭转了战局。在新任师长的带领下,71军新28师一鼓作气拿下了松山阵地。
这场战役的胜利为陈明仁赢得了晋升机会,战后他正式升任71军军长。著名军事作家陈冠任在《国民党十大王牌军》一书中,详细记载了陈明仁指挥攻克龙陵城的经典战例,使这一战役成为军事史上的典范。
发布于:天津市正规在线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